长沙县网上群众工作部

官方微博

微信号:vxingsha

今天是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焦点图

心系村民 老有所为

文章来源: 星沙时报 作者:记者 刘思源 赵思仪 时间: 2021-07-09 10:26:05 

高德福夫妇致力于带动村民们过上更精彩的生活。黄兴镇供图

◎星沙时报记者 刘思源 赵思仪

7月6日清晨5时,天蒙蒙亮,长沙县黄兴镇仙人市村“五老”志愿者高德福与老伴龚顺奇就出了门。在村里的门球运动场,一群人在他们的号召下,集合站好。

“虽然退休了,但我还是能为村里做点贡献。”2001年55岁的高德福从移动公司退休,到如今已经20个年头了,他们夫妻一直为村里的老人们想法子丰富老年生活。村里的老人们老有所乐,都有着至少一项兴趣爱好。

让村民生活丰富多彩

近日,仙人市村腰鼓队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腰鼓表演,庆祝党的百年诞辰。腰鼓队的鼓手们敲击着腰鼓,发出整齐划一的声音,红绸飘扬,舞姿奔放豪迈,虽然队员们年事已高,但依然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这支腰鼓队自成立以来,已经有18个年头了。

“当时觉得村里老人们缺少娱乐生活,自己又有这个特长,并且组织过相关的表演,我和老高一合计,便定下了。”说起腰鼓队,龚顺奇回忆道。

于是,2003年,高德福夫妇便开启了这个计划,学习腰鼓的想法迅速得到了村民的响应。于是高德福便每天骑着摩托车,带上龚顺奇,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到一个组,教大家打腰鼓。几个月后,全村有300多名村民学会了打腰鼓。随着仙人市村腰鼓队名气的传播,隔三岔五腰鼓队就要外出表演。后来,腰鼓队还发展成为了军鼓队。

为了让村民们有新的娱乐活动,2008年,龚顺奇利用塑料管、红布、铃铛、铁丝,自制花棒,并且自己琢磨着编舞。“当时大家对这个东西感到很新奇,很感兴趣,舞蹈动作也简单,容易上手。”当时学过花棒舞的村民廖艳辉说。当学有所成之后,他们受邀到通程广场进行表演,展现了黄兴镇老人的风采。

近日,在一间活动室里,高德福夫妻俩和老人们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着网络课堂,时不时地在本子上记上笔记。“课堂里我们记下舞蹈动作,回到村还要再教给其他人,现在年纪大了,我们是生怕记错了。”如今,年已七旬的高德福夫妇依然致力于让村里的老人们活得更精彩。

无私传递正能量

无私奉献、有担当——这是村民眼里的高德福夫妇。这些年来,他们不遗余力在村里宣传正能量。

今年以来,党史学习教育风潮席卷全国,高德福夫妇打印出了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仔细学习研究,创作出了一首快板词《说党史》。为了打磨唱词,他们一宿没睡。

“共产党成长历程起波澜,名垂青史一件件,你看那北伐战争风云起,南昌起义在八月间……”第二天,他们早早起来,带着“五老”志愿者们训练。

表演当天,现场许多人被气氛感染,纷纷拿起手机拍摄。

2018年开始,龚顺奇夫妇组织了一支“五老”志愿者队伍,覆盖全村21个村民小组,上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减量和房前屋后卫生打扫工作,引导大家共同将可回收垃圾送至村部分拣兑换中心。

到2019年,垃圾兑换中心已经成为了村民们每日“必访之处”。小到矿泉水瓶、易拉罐,大到衣物、电器等各种废品,统统都会被送到这里来,并且可以兑换一些例如肥皂等小物品。

村民周顺葵是兑换中心的常客,她说:“‘五老’志愿者们的宣讲和推出的垃圾分类兑换活动让我对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如今,仙人市村环境干净整洁,离不开“五老”志愿者们的功劳。

高德福夫妇还组成了一个宣传队伍,利用宣传车广播及精心编排的扫黑除恶、垃圾分类、禁毒宣传、论戴头盔重要性的快板节目,组织队员在村部、学校、企业、幼儿园、市场、商店和21个村民小组人员集中的地方进行文艺宣传、播音宣传、发传单宣传、上门上户,做到深入全面。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弘扬传统美德,传递向上向善精神力量,影响和带动周边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共同释放正能量,做阳光老人的实践者,做崇德向善的倡导者,做改革发展的推动者。

ICP备案号:湘B1.B2-20070067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175号 版权所有:长沙县网上群众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