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感谢信,见证一颗师者心
文章来源: 星沙时报 作者:李杰 时间: 2021-07-09 10:26:06余伊文正做语文期末考试阅卷统分。李杰 摄
◎星沙时报记者 李杰
“感谢领导们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教师,让我家孩子能有幸在自己的启蒙阶段邂逅像余伊文老师这样认真负责,忘我工作的老师……”近日,长沙县教育局收到一位学生家长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透露着感恩和赞美。
这位家长的儿子是长沙县百熙实验小学四年级1702班的一名学生,而余伊文是1702班的班主任。余伊文是一位怎样的人民教师?为何会得到家长的点赞呢?
严慈相济,争优创先
7月3日下午,记者在长沙县百熙实验小学找到了余伊文,此时的她戴着大框眼镜,坐在阅卷室,正做语文期末考试阅卷统分。
“平均分94.85分,这次又是年级第一!”余伊文兴奋不已,笑得眼睛眯成一道缝。她带的四年级1702班在语文期末考试中,第8次在学校年级组“夺冠”。
今年6月份,在长沙县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中,长沙县百熙实验小学选派了5名学生参赛。在校赛选拔中,1702班平均分比第二名高15分,随后,班上代表学校参加县赛的4名学生全部获得一等奖,还诞生了一个全县第一名,97分。一时间,余伊文声名鹊起。
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余伊文可谓是煞费苦心。面向班级每个学生,制定了详细的课外亲子阅读计划,不定期给学生推荐经典读物。学生读完,家长签字,她负责登记阅读情况,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有一次家访,有位家长向余伊文抱怨:“我的孩子只要快乐就行,不要那么大的学习压力,课外阅读还是不要搞了!”对此,她耐心倾听,并未放弃课外阅读计划。时隔一年,再次家访,这位家长态度大为改观,“感谢余老师,现在我的孩子语文成绩进步很大。”
从二年级开始,余伊文要求学生背诵课本经典,给每个学生录制背诵视频。目前,她的QQ空间已经保存了上千个学生背诵视频。
教学上别具一格,她推出了“日记漂流本”。学生可以在“日记漂流本”上记录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并互相点评批改写作内容。日积月累,“日记漂流本”已是厚厚的一摞,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成为学生珍贵的纪念册。
除了学习,余伊文非常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一到放假,就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家长督促学生完成之后还要在计划表上签字。因此,在每年校园运动会上,1702班体育成绩总是第一,尤其在跳长绳、接力赛等集体项目中,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
“只要是我的学生,我都想让他(她)变好!”余伊文对待学生追求公平公正,善于培优。
班级上,有个叫乐乐(化名)的男同学,调皮好动,其他任课老师看着头疼。余伊文却看到了乐乐聪明灵活的一面,鼓励他参加长沙县科技类竞赛。可喜的是,乐乐在竞赛中获一等奖。之后,对待学习,兴趣更浓。生活上,乐乐把余伊文当成了好朋友。
天天向上,用心育人
余伊文对待教学呕心沥血,不仅赢得同事的敬佩,更是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学校各种检查评比,1702班基本上都是第一。如果没有做好,扣了分,余老师一定会找到我,哪里没有做好,如何去改进?她是个非常上进的老师,各方面要求很高,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说起余伊文,学校德育主任姜欢竖起大拇指。
谈及余伊文与学生之间情谊,姜欢记得一个细节:一天,1702班的一个学生到办公室拿奖状,红着眼眶告诉她,余老师怀孕了,有可能不能当班主任了,同学们舍不得,都哭了。
“余老师以身作则,看到垃圾就会捡起来。看到别人都是笑脸相迎,孩子们也会受到他们影响,待人接物也很有礼貌。”同事彭仪说,“她是办公室年龄最小的班主任,但慢慢接触,会发现她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老师。也很上进,经常在教育类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
在同事张心燃心目中,余伊文工作很拼命,对待学生很用心。她记得这些故事:一次,余伊文高烧40度,满脸通红,依然把课上完才去看病;学校组织的假期旅游途中,还在手机上设置了闹钟,在班级群提醒学生每天坚持完成课外阅读;去年冬天,天寒下雨,一位学生在搞卫生时全身弄湿,余伊文让学生换上干衣服,吹空调,用毛毯裹着学生的腿,以免受冻感冒。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余伊文在课堂教学上富有激情,精益求精,在2019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励耘杯”全国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同时是单项奖第一名,即“最佳教法奖”。她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和上进,鼓励带动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和媒体刊物投稿,学生的作品已在《小天使报》《少年文艺》《长沙晚报》等平台展露头角。
学生蒋松阳在《长沙晚报》发表的作品《我的老师是“机器人”》中如是写道:余老师总是一大早就“充足了电”,每天早上她最早一个去学校,晚上很晚才踏着月色星光回家。不管我们什么时候去找她,她都会在办公室,不是在批改作业,就是在备课。我常常在想,余老师一定是一个太阳能自动充电“机器人”,不然她为什么整天在工作,都不觉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