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将矛盾化解在市场内
文章来源: 星沙时报 作者:记者 盛磊 通讯员 李利湘 时间: 2021-07-09 10:26:09图为黄兴镇海吉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驻点律师在接受市场经营户的法律咨询。 盛磊 摄
星沙时报讯(记者 盛磊 通讯员 李利湘)日前,因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内经营户刘某某提供地址有误,货运司机赵某某晚于约定时间送达货物。由于担心被扣运费,赵某某将货物扣押,拒绝经营户卸货,并要求其承担误导地址的责任,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赵某某向海吉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申请调解,驻点法律服务人员立即介入,经过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由经营户承担误导地址责任并赔偿货运司机损失。调处完毕后,驻点律师还就本纠纷向当事人双方普及签订运输合同的重要性。事后,赵某某感慨道:“我是个外地司机,人生地不熟,原本以为这件事要处理很久,没想到工作点法律服务人员介入后帮助我维权,为他们的专业服务点赞!”
这只是长沙县黄兴镇海吉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成立后,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优势,及时有效化解市场内部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驻点法律专干、律师及综治人员认真履职,积极为市场经营户及周边群众解答法律疑惑,参与辖区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的调解,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让每一位当事人在调解案件中学习法律知识,形成依法维权的思维,并配合海吉星市场方积极推进交易制度合规化的建立。
工作点负责人周总强介绍,经过一个多月的驻点值班,目前,共调解纠纷11起,接受法律咨询15起。通过分析研判,海吉星市场内的经营活动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经营户的交易对象多以老客户为主,基于信任,在交易往来中,没有第一时间收集并保存发货单、结算单等材料。如果后续形成纠纷,这就导致经营户在其依法维权过程中因为举证不能将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部分经营户的维权意识较强,但是并不知晓合理合法维权的正确途径,于是在各经营户之间、经营户与上游合作方之间以及经营户与货运司机之间矛盾激化严重。
此外,合同签订不规范,如货运合同、货物买卖合同等只做口头约定,对于合同金额、合同履行期限、产品检验标准、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以及争议纠纷的解决等合同主要构成要件都未作明确约定,以至于在纠纷发生时,难以确认双方的责任承担。
经工作点调解人员、专业律师和工作人员总结研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外乎三点:各经营户法律思维比较淡薄,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对于经营户来说,纠纷调解仅一个矛盾的终结,未能起到预防的效果;经营户在交易过程中缺乏规范的交易流程、如合同的签订、货物的签收等,口头约定大于书面约定。
对此,该工作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创新法律咨询途径,开展线上线下法律咨询服务模式,建立微信服务群,不定期推送相关法律资讯,推动足不出户获取法律咨询服务;开展多元化法律宣传服务,逐步推进传统宣传和新型宣传相结合的模式,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使法律思维、法治意识等深入经营户以及辖区人民群众的内心;组织法律培训活动,由驻点律师团队根据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逐步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促进海吉星经营户依法经营、合法经营、用法维权。
周总强表示,工作点有经验丰富的调解人员、专业律师和工作人员,大家坚持公益性质和义务服务原则,面向市场及周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提供法律服务,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使广大群众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促进市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