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网上群众工作部

官方微博

微信号:vxingsha

今天是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焦点图

幸福星沙口口“鲜”

文章来源: 星沙时报 作者:易旭 时间: 2021-07-09 10:26:10 

海吉星市场农产品琳琅满目。 易旭 摄

泉塘街道泉星美食街生意火爆。 曾诗怡 摄

◎星沙时报记者 易旭

盛夏时节,一场小雨,消散了暑气。雨过天晴,长沙县的清晨,从人车如织、浩浩汤汤的海吉星市场苏醒。

每天,有将近1.5万吨的果蔬从这里流向全国市场;农残快检室承担600—800批次的农产品检测;蔬菜来源地涵盖国内20余个省区市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

要保障这个全省最大的“菜篮子”新鲜安全,作为属地管理者的长沙县,用“庖丁解牛”思维,以强监管锁“鲜”、保“鲜”,让“鲜”走进千家万户。

“鲜”源头

在海吉星,琳琅满目的农产品让人挑花了眼。面对庞大的交易量,紧盯源头管理,成为保“鲜”的关键。每一笔交易都推行交易追溯码,在交易过程中可以查询到蔬菜的卖家、买家、产地等信息,实现安全可追溯。

在星沙街道的一家生鲜超市,市民曾女士买完水果和蔬菜,店家给她一张印有食品溯源二维码的小票,拿出手机一扫,果蔬相应的产地、生产信息应有尽有。“现在买完菜,习惯性扫一扫,就能查询到农产品信息,吃得更放心。”曾女士说。

近年来,长沙县率先搭建全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监管平台,对全县各规模种养殖基地合格证开具情况进行监管、统计和分析。截至目前,全县共232家种养殖基地安装PC端或移动APP端农产品电子合格证出证系统,用于日常打印合格证,在合格证上融合追溯二维码信息(三证合一)、自动编号等,实现扫码查询追溯。

不仅如此,长沙县还着力打造优质农产基地,挑选优质种植户,优质生产企业与优质餐饮企业,让“星沙鲜”从田间到餐桌实现全链条无缝衔接。

源头“鲜”蘸满田间的翠绿,为“星沙鲜”涂抹上靓丽的底色。

“鲜”政策

近年来,长沙县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抓手,全面细化举措,推进政策落实。

县委县政府将食品安全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推进,建立“书记专题调度、县长一季一调度、分管县长一月一调度”“食安委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的推进机制。同时,成立县委督导组,开展一月一督查,倒逼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党政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在全面压实食品安全责任的同时,长沙县今年拨款1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食品安全工作。各镇街相继出台食品安全专项方案,领导干部深入监管一线,为食品安全“提味增鲜”。

此外,长沙县先后出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长沙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同时,以网格化监管为载体实现监管全覆盖,构建县、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实现监督管理“零盲区”,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群防共治工作格局。

政策“鲜”为“星沙鲜”覆上保“鲜”亮膜,让所有食材,都能得到“鲜”的保证。

“鲜”速度

28日早上8时,在水渡河批发市场农残快检室,检测员陈倩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我们每天要检测农产品约370批次。”陈倩说。

为让老百姓感受到食材的“鲜”,从而认可“星沙鲜”,长沙县率先在全省建立县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农贸市场农残检测室全覆盖。同时,持续对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进行提质改造,提升检测效力、扩大检测项目,同时推进“智慧农贸”市场建设。

2020年,长沙县新建农贸市场4个、提质改造9个,并开启“智慧农贸”建设新模式。每一天,在全县各大农贸市场农残快检室里,检测员都会对还带着露珠的农产品进行检测,然后将结果在大屏公示,引导消费。

“吃得安全放心”,没有比这个更简单的要求,也没有比这个更艰巨的挑战,“鲜”速度成为长沙县幸福民生的生动见证和最好注脚。

ICP备案号:湘B1.B2-20070067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175号 版权所有:长沙县网上群众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