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淌银红土地
文章来源: 星沙时报 作者:记者 林正茂 时间: 2021-07-22 11:42:50盛夏时节走进长沙县开慧镇金湘园上马台片茶园,漫山遍野的绿意映入眼帘。资料图片
◎星沙时报记者 林正茂
趁着暮色回到院子,炒三两个农家小菜,小嘬几口茶水后赏着星光入眠,如此惬意的画面是彭正祥之前一直向往的生活。
如今,梦想早已变成现实。赏自然美景,饮精品绿茶,吃农家土菜,住乡村民宿,这不仅成为了彭正祥的日常,也成了来长沙县开慧镇游玩的旅客“心动的信号”。
沿京港澳高速从长沙城区一路驱车北上,经板仓收费站驶入开慧镇,骄杨路宽阔平坦,两侧树木郁郁葱葱,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在此徐徐铺开。
小水果搭上“旅游快车”
沿开慧大道前往润沃蓝莓基地,放眼望去,小巧圆润的蓝莓,如一颗颗蓝宝石般点缀在青枝绿叶间,让人垂涎欲滴,摘一颗放在嘴里,浓浓的酸甜味刺激着味蕾,沁人心脾。
“园内现在有奥尼尔、夏普蓝、灿烂等6个品种的蓝莓,一直能采摘到8月份。”开慧镇润沃蓝莓负责人谭川介绍,蓝莓果实不仅甜香诱人,营养价值也是极为丰富,借助游客流量经济,自家也推出了水果采摘体验游,旅客随时都能提着篮子进园采果。
无独有偶,7公里直线距离的白沙村充分挖掘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好生态,8000余亩小水果基地孕育出七十多个品种,红色旅游与绿色采摘在这里同频共振,带动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鼓起“钱袋子”。
“5月枇杷黄似橘,6月杨梅红实缀青枝,7月李中珍品布朗李上市,8月个大皮黄的梨子成熟,9月猕猴桃硕果累累……”田茂农庄负责人范田茂笑呵呵地说,沙性土壤的独特优势给了农户种植小水果增收的莫大机会,山旮旯栽下的“摇钱树”迟早都会反馈种树人。
万亩生态茶园点绿成金
盛夏时节走进金湘园上马台片茶园,漫山遍野的绿意映入眼帘,蜿蜒的山道旁一垅垅茶林随山势而上,如梯田般层层叠叠。夏日雨后,生态茶园里清新如洗,空气中弥漫着温润的茶香,让人心旷神怡。
绿意盎然的不只是茶园,还有旅游景区。依托丰厚的红色资源禀赋,开慧镇围绕“红色茶旅”打造了长沙县首个红色基因品牌——“骄杨”绿茶,以茶旅融合配套发展红色旅游与茶叶观光、采摘、加工体验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邀世界品湘茶滋味。
“绿茶制作需要经过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散热揉捻、干燥造型、提毫、足火等关键工序。”骄杨茶业相关负责人向娟告诉记者,制茶的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基因。精品绿茶的种植与制作也撑起了周边村民的钱袋子,用效益践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农家木屋变身乡村民宿
大道畅通,小径通幽,走进开慧镇的农家小屋内,树荫斑驳下,风情院落里,别具韵味,这座小镇随处可见的民宿,农民就是“掌柜”。
乡村民宿、露营基地、帐篷酒店、特色木屋……取杨开慧、毛润之各一字而得名的“慧润”在开慧镇扎下根,在乡村振兴的滚滚浪潮中,探索出以民宿经济带动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的“631慧润模式”(即农户60%、企业30%、村集体10%收益分红),开创了乡村振兴新模式。
变民居为民宿,变村庄为景区,对村集体的水库、农田、山塘进行整体流转,修葺进山公路,开发配套露营基地的户外拓展、垂钓、高端餐饮等旅游项目,开慧镇的民宿区域逐步打造成了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一户一景色,一村一幅画。围绕“一果一茶一民宿”特色产业提优,聚焦发展美学经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开慧正大步向前,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