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网上群众工作部

官方微博

微信号:vxingsha

今天是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长沙县积极推行课间“微改革”,激活校园新生态

文章来源: 红网 作者:文雅丽 时间: 2025-02-17 10:48:46 

长沙长郡双语星沙学校通过时间“双延长”、空间巧拓展、资源巧覆盖等举措,让学生有得玩、玩得好。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文雅丽 长沙报道

“叮铃铃……”下课铃响起,长沙市松雅湖第二小学二年级学生田书玚像小鸟般“飞”到走廊,和伙伴一蹦一跳地玩着跳房子,尽管天气寒冷,在活力满满的15分钟课间,孩子们依旧热情不减。

让孩子动起来,把课间还给孩子。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保证每天30分钟大课间时长和两次眼保健操(包含在课间时间内),并且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从“静坐”到“奔跑”

让孩子“动”起来

上午8时50分,长沙市雅礼洋湖会展中学进入当天第一个课间,初一年级学生贺钰璇“闻铃而动”,冲向操场。

“多出5分钟后,时间更充裕,我们就可以组织一场小比赛。”贺钰璇说完便拿起铁环,保持平衡、奔跑、越过障碍,铁环在地面灵活滚动。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酣畅淋漓的运动中,释放激情、放松身心、体会快乐。

随着加长版15分钟课间和30分钟大课间“送达”,孩子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动”起来。

除了充足的课间时光,每天一节体育课怎么落实?学校有哪些变化?

在长沙市盼盼中心小学,下午4时10分是这周的特色体育课,伴着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同学们从教学楼鱼贯而出,热身、颠球、绕杆射门,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练习着足球技巧。

长沙市盼盼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戴璐表示,学校实行走班制体育教学,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有花样跳绳、田径、篮球、啦啦操等,充分调动他们的运动细胞。

传统与创新碰撞

15分钟“玩”出新花样

操场上,成群结队的学生踢毽子、跳绳;教室里,三两成群的学生编花绳、玩汉诺塔;地游活动专区,学生聚在一起研究地面游戏的玩法;劳动实践基地内,老师带着小分队去照看蔬菜,给蔬菜浇水、施肥……这是在长郡双语星沙学校的场景。

如何利用有限空间,让同学玩得尽兴?学校通过时间“双延长”、空间巧拓展、资源巧覆盖等举措,在严格执行“小课间15分钟+大课间30分钟”的同时,将走廊、架空层等区域改造为“迷你运动角”“益智游戏区”“地游活动专区”,破解场地不足难题,并为学生配备篮球、足球、跳绳、智慧珠等活动器材,每周轮换主题游戏,将传统类、益智类、运动类、劳动类等游戏有机结合,校园各个角落被巧妙利用,每一寸空间都萦绕着欢声笑语。

“课间育人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成长内驱力,让学生在‘我的课间我做主’中全面发展。”校长曾统坤表示,学校将德智体美劳融入课间活动,从单一到多元,让课间活动变成跨学科综合教育的新阵地,将安全、欢乐的课间真正还给学生。

有保障 更放心

把完整的课间留给学生

白萝卜、包菜……走进青山铺镇中心小学“开心农场”,这片菜园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在课间引入种植体验角,学生可参与植物养护,将自然教育融入碎片化时间。”该校德育主任胡新宇介绍。

课堂是育人主阵地,课间又何尝不是另一个育人场所?一片小菜园生机勃勃,成为美术课、语文课的教学现场。在长沙市麓山国际松湖小学,学生和老师一起到操场观察彩虹;针对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特点,长沙市松雅湖第二小学划分专属活动区;在湘珺未来学校,科学课上制作的热气球成为课间新玩具……

“为课间多匀出5分钟时间,看似简单,却也考验学校的管理安排和老师的教学智慧。”长沙市松雅湖第二小学校长陈阳说,“学校组织集体备课,帮助老师高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把完整的课间时间留给学生。”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课间一刻钟”以“微改革”带动大变化。校园里的体育用品箱和玩具箱多了、吸引学生“打卡”运动的智能设备多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多了……同时,也让教师从课间活动的管理者走向共同参与者。

“课间改革不仅是时间与空间的调整,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长沙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计划和作息时间的通知》,持续优化课间生态,保障义务教育课程落实和学生休息活动时间,真正落实五育并举。下一步,将围绕“五好”教育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努力培养一批志向远大、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思维创新的成长型好学生,让每个15分钟都成为学生全面成长的“加油站”。

ICP备案号:湘B1.B2-20070067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175号 版权所有:长沙县网上群众工作部